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九寺赎魂_九寺是什么意思

寺为什么叫寺,庙为什么叫庙,寺和庙到底有什么区别?

平阳狐狸,回答问题。

寺庙多指佛教建筑,不过佛教自东汉初年传入中国,而“寺庙”二字早见于西周金文,可见寺庙并非为佛教所专造,而是另有其意。

寺者,寸土也,国之法度,引申为国家衙门或办公场所,如古代官署之鸿胪寺、大理寺、太常寺、太仆寺、光禄寺等,而佛寺的起源便与鸿胪寺息息相关。

在古代中国,鸿胪寺的一项职责便是负责外事接待,相当于如今的外交部和国家招待所。佛教僧人到了汉朝,受到汉明帝的礼遇,以客礼相待,将其安置在鸿胪寺中。再次强调,这里的鸿胪寺并非一所寺院,而是当时中国之外事机构。

(白马寺)

佛教僧众来中国传法讲经并非一朝一夕或者十天半月,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那么这些僧人长期居住在鸿胪寺中就不合适了,于是朝廷另建馆舍,供其居住。这些用来供奉佛祖的场所,故称为佛寺。朝廷办事机构之“寺”者,便引申为供奉佛祖的场所,即佛寺。

若论中国名寺,少林寺地位尊崇,名声最响。但纵观中国二千年佛教史,洛阳白马寺似乎更有底蕴。

其实寺和庙,严格讲来还是
有区别的。
庙:一般指旧时供祖宗神位
的地方。如宗庙,家庙,文
庙,孔庙等。
寺:指佛寺,僧坊等。是僧
众供佛和修行的地方。与印
度的“僧伽蓝"同一个意思。
故又称道场,精舍,丛林等。
现在把寺和庙混为一谈了,
也没分那么清了。

在当今生活中,我们常把“寺”和“庙”连在一起来用,用“寺庙”这个词来指僧人居住的场所或是烧香祭拜的地方。但其实在古时,“寺”和“庙”完全是两个概念,二者的区别很大。那到底差别在哪里呢?下面我们便来看看:

其实“寺”最早的时候是一种国家机构,它是汉代九卿(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办公的地方,经常看古装历史剧的朋友们,想必对大理寺、太常寺这两个词定不陌生。这些机构也多被后续各朝所沿用或是有所变动。

后来,“寺”在原本的意思基础上又增加了新的含义,用于指代佛教建筑。这事儿还得从东汉的汉明帝说起。话说汉明帝时,曾派使者到天竺追求佛法,天竺的摄摩腾和竺法兰两位高僧听使者讲完来意后非常高兴,二话不说,骑着白马驮着经书和佛像便来到了京都洛阳。

到了后呢,被暂时安排在了一个叫鸿胪寺的地方,因为这鸿胪寺在当时是专门负责接待外宾和掌管朝会礼仪的机构。但一直住在这里也不是事儿啊,必定人家是自己请来弘扬佛法的,是要常住的,于是汉明帝便下令在洛阳附近建造一些新的房屋,专供两位高僧居住和讲佛所用。

因为说到底也是为了款待外宾用,于是顺应当时的习俗,也把这些地方叫作“寺”,同时又因为两位高僧及所带的经书等都是白马驮来的,便给其命名为白马寺。后来慢慢地,这“寺”便多了一层含义,用以指代佛教建筑。

再后来,随着“寺”被作为国家机构的现象越来越少,到清朝时基本已无,便只剩下” 佛教建筑”这一层含义了,基本跟我们现在常说的“寺庙”意思相同。其内部主要居住僧人,供奉着佛像和菩萨。

“庙”的出现时间其实比“寺”要早,又可称为“宗庙”,最初是指帝王或贵族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地方。帝王祭拜的叫“太庙”,贵族或是其他有钱有势人家祭拜的叫“家庙”,有点类似我们现在所说的“祠堂”性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九寺赎魂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九寺赎魂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