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活动安全 > 正文

唐立朝-唐承隋制,为何隋朝二世而亡,而唐朝可以传承289年?

唐承隋制,为何隋朝二世而亡,而唐朝可以传承289年?

谢邀。

唐承隋制,到底是哪种制度呢?

唐朝承袭的是隋朝的科举制,也就是说隋朝为了削弱士族门阀的影响力,开始扶持庶族门阀。

这就要从东汉末年开始说起,在东汉末年,读书是一种非常高贵的职业,为什么说它高贵呢?因为读书的人就是为了当官的,在当时,读书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惟有那些家里世代为官的人有这样的条件,而读了书的人又会被家里人举荐去做官,于是这些垄断了做官权力的家族就成了士族,其他的人要想做官就必须依附这些士族门阀。特别是曹魏统一三国后,曹丕在士族出身的陈群的建议下,实行九品中正制,更是让士族门阀进一步垄断了做官的权力,从此士族门阀制度找到了他生存的土壤。

公元581年,北周静帝禅让皇位于杨坚,此时的杨坚虽然成为了皇帝,但还是得依靠士族门阀的支持,直到隋炀帝杨广即位,为了摆脱士族门阀的影响,于是开始推行科举制度,此举严重触及了士族门阀的利益,于是士族门阀开始触底反弹,皇权与士族门阀开始了一次又一次的交锋。此时的科举制度虽然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寒门世子为官的可能性,但当时还是受到士族门阀的控制,但这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在士族门阀掌控下,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但科举制让庶族有了当官的可能。

但是一种制度取代另一种制度必然会触犯既有利益获得者,而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必然会触及士族门阀的利益,所以隋炀帝杨广推行科举制度的阻力极大,士族门阀为了保留住他们的利益,不惜重新物色代言人,推翻隋朝的统治。

而这个时候,李渊被关陇贵族门阀看中了,因而获得了关陇贵族的支持,加上隋炀帝在位期间,横征暴敛,徭役繁多,且频繁发动战争,致使民不聊生,各地农民起义军皆揭竿而起,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隋朝二世而亡,与秦朝二世而亡有惊人的相似,秦朝是废除分封制,改为郡县制,触及了广大贵族领主的利益。而隋朝欲废除九品中正制,推行科举制,触及了广大士族门阀的利益。因此,我认为作为一个更伟大的制度的开创者,被既有利益获得者打倒有他的必然性。但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终究会是更先进的制度能适应时代的潮流。

我认为唐虽然承隋朝的制度,但唐朝国祚可以延续289年的原因是唐初统治者的励精图治,和政治制度本身关系不大。而隋朝的灭亡和失去民心有莫大的关系。

唐承隋朝的主要制度有:三省六部制度、科举制度、均田制。但为何隋朝却只存在了38年,唐朝却能延续289年呢?首先我们应该了解一下这三种制度,

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度中三省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而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掌管着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审核与贯彻执行。

三省中中书省是最高权力中心,是制定决策、发布政令的宰相机构。但三省六部制度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演变而来,早在秦朝,少府下设尚书,这就是尚书省的发展开端。直到隋朝,形成了最初的三省六部制度,三省的长官都相当于宰相,三省间相互协作、相互牵制,共同参预朝政。

而三省六部制度却是在唐朝才逐渐完善的,三省六部制度能够提高决策正确性和行政效率,同时,又将尚书省权分六部,限制了地方割据势力的产生和发展又推动部门牵制与机构运转,加强了皇权与中央集权、削弱了相权。

图 三省六部制度

但在隋朝38的历史上,三省六部制度只是发展初期,并没有时间发挥它的作用。

科举制度是我国的选官制度,起源于隋朝,但到了唐太宗时期,科举制度才逐渐完善,唐太宗极为看重人才的选拔和任用,明确考试的科目,纵观唐朝历史,通过科举登科的大臣比比皆是,人们的文化水平得到提高,唐诗这一唐代儒客文人之智慧佳作,也在这一历史时期走到了时代前列。

图 科举制度

均田制是由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的一种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均田制的实施,肯定了土地的所有权和占有权,减少了田产纠纷,有利于无主荒田的开垦,因而对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立朝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立朝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