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服务平台 > 正文

君望永远-君望永远牛头人

李世民晚年为什么要杀掉重臣侯君集?

唐太宗李世民善待功臣,才有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侯君集更是李世民的心腹爱将。之所以处死侯君集,李世民也是无奈。

侯君集,今陕西旬邑人。年轻时不学无术,后在隋末投奔李世民,一起南征北战,逐渐被李世民赏识。李世民同太子李建成争位时,侯君集同长孙无忌等人力劝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也因此成为李世民心腹。

贞观时期,侯君集随大将李靖远征东突厥,功勋卓著。本来李世民就对其十分宠信,侯君集因此开始居功自傲,竟敢在征战高昌国后私藏财宝,后被人告发下狱。李世民虽然震怒,但终究开一面将其释放。然而,侯君集却因此心生不满,认为我劳苦功高,贪污点财宝算什么。再加上当时太子李承乾的拉拢,侯君集逐渐离心李世民。

公元643年,太子李承乾担心被废,就联络侯君集、赵节等人密谋造反,但李世民早有准备。造反失败后的侯君集再次被逮捕入狱,李世民虽然不忍心夺其性命,但众怨难平,也为保全李承乾性命,李世民最终狠心将其斩首。

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最仁慈的君主之一,与他并列的,是光武帝刘秀、宋太祖赵匡胤。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不杀功臣。“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这在朝代更替上屡见不鲜,其中春秋战国时期的越王勾践对待范蠡、文种形成特例,刘邦、吕后夫妻与朱元璋对待开国功臣的杀戮达到高潮。李世民并不是开国皇帝,但唐朝江山却大部分是靠他的努力打下来的,只不过第一代坐江山的是他的父亲唐高祖李渊罢了。所以李世民虽然不是开国皇帝,却也是唐朝开国最大的功勋,其地位与开国皇帝无二。李世民本是没有资格当皇帝的,按皇家嫡长子的传承,当皇帝的应是他大哥太子李建成。但最后的结果是,李建成和三弟李元吉被李世民诛杀,众将拥李世民为帝,是为玄武门之变。

君望永远-君望永远牛头人

玄武门之变是唐朝历史上最血腥的夺位之变,三兄弟骨肉相残,迎来贞观天子胜出。在这场举世瞩目的夺位斗争中,侯军集是其中居大功者,史载“建成、元吉之诛也,君集之策居多”。侯军集何许人也,竟可操控皇家“私事”,并因此成为李世民上位的开朝元勋?他立下如此大功,深受李世民重用,又为何最后被仁慈圣明的李世民所杀?

侯军集,在《隋唐演义》中江湖绰号“小白猿”,是隋唐演义中的“三绝”之一,侯军集的“绝”是他的轻功,评书中形容他是“高来高去、陆地飞腾,走高楼跃大厦如履平地,横跳江湖竖跳海,万丈高楼脚下踩”,和《水浒传》中的“鼓上蚤”时迁差不多一类人物,《三侠五义》中的“御猫”展昭和陷空岛“五鼠”也拥有同样的功夫。不过,历史上真实的侯军集与评书中描画的相去甚远,他不是“鼓上蚤”与“五鼠”,而是赫赫有名的领军大将,征战沙场的灭国元帅,足智多谋的一代军事家、政治家。

侯军集乃陕西省旬邑土桥镇侯家村人,出生于一个官宦世家,其爷爷侯植“容貌奇伟,武艺绝伦”,官至骠骑大将军,肥城县公;其父亲侯定,老子英雄儿好汉,官至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汧源郡公,侯军集可说是生活在一个有权有势的家庭。不过,他这个家庭却是生逢乱世,他的爷爷、父亲都是前朝北周的官,北周被隋所篡,侯军集成了一个不学无术的浪荡公子,连拉弓射箭这门起码的技艺也学不好,却象阿Q似的喜欢追忆前事,常常“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为英雄好汉。史载其“性骄饰,好矜夸,玩弓矢而不能成其艺”、“君集起身行伍之中,平素不知学问为何物”,侯军集真的是如此吗?或许,这只是历史看到的表相而已。

侯军集并不是在瓦岗寨起家的,史载侯军集“少事秦王幕府”,也就是说,他从少年时侯就跟随李世民效力,而不是在瓦岗山。侯军集最大的功劳,是在玄武门之变中出谋划策,“预诛隐太子尤力”、“建成、元吉之诛也,君集之策居多”,“隐太子”即是李建成。史书并未记载侯军集所出的主意是什么,但从玄武门之变的结果来看,他所立的当属谋略之功,诸葛亮那样的角色。而一线作战武力立功的是亲自射杀李元吉的蔚迟敬德。拥立李世民杀死他的亲哥哥和三弟,如果功成便罢,如果失败了,那可是诛杀九族之罪,敢给李世民出这样的主意,且取得成功,可见侯军集虽然是个文盲,却是个有胆有识的文盲。正因为他卓越的胆识,侯军集在此政变中立下大功,先后被封为左卫将军、潞国公、食邑一千户、兵部尚书、吏部尚书等职,从幕僚华丽转身为当朝大臣。

三国里面有个吕蒙,曾经是个大老粗,鲁肃就很看不起他。后来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加强学习,等鲁肃再见到他时,其见识竟在鲁肃之上,“非复吴下阿蒙”,于是产生了“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成语。侯军集当了朝廷重臣以后,也自觉加强了学习,并拜名将李靖为师。

不过,侯军集还真的象《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对魏延的成见一样,是个头生反骨的人物。如果说他帮助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是一次正确的“头生反骨”的话,那他以后的“反叛”就是一次次错上加错了,最后直至送上了自己的性命。侯军集第一次“反”的对象,竟然是他的师傅李靖。侯军集嫌弃李靖在学识中没有对他“倾囊而授”,在李世民面前诬告李靖有谋反之心。俗话说“师徒如父子”,侯军集竟然如此没有感恩之心。亏得李世民是一代名君,没有听从侯军集的诬蔑。而李靖从这个事情上判断,侯军集久后必反。

侯军集初从李靖征吐谷浑,大胜,积累了丰富的战斗经验。后被李世民任命为当交河道行军大总管讨伐高昌国,又大胜,高昌国王智盛投降。此战是侯军集独立领兵作战取得的最大胜利,灭国之功,本应官升三级。但侯军集得胜回朝后未有寸赏,反被有司收监。原因为何?此战大胜之时,侯军集纵兵抢掠,将许多战利品收归己有。上梁不正下梁歪,下面的兵将效仿他,他也无法制约。纪律严明的大唐军队此时成了强盗,大大地有损国威。如果不是因为侯军集的战功显赫,此罪当斩。

李世民是一个宽仁厚道的皇帝,将功折罪,饶过了侯军集。虽然没有加功于侯军集,却也没有再施罪于侯军集。但李世民的宽仁却成了对侯军集的骄纵,侯军集认为他有灭国之功,虽有“小罪”但“有功不赏”,是赏罚不明。心中有点怨气,在家里插上门跟老婆发发牢骚也就罢了,千不该、万不该侯军集将这怨气跟另一位功臣宿将张亮发了出来,并鼓动张亮与他一起“造反”。动不动就“造反”,这不是作死的节奏吗?张亮是一位忠臣,将侯军集在他那里的一言一行如实向李世民做了禀告,但宽仁的李世民以证据不足为由仍然选择了放过侯军集,大概他还是思起侯军集在玄武门之变立下的大功以及扫平高昌国立下的大功罢。

侯君集是唐朝的功臣,位列于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不不仅是一员武将,曾经也参与过选拔人才,所以侯君集出则在外为将,入则在朝也有地位。但侯君集最后却被处死。

君望永远-君望永远牛头人


那侯君集作为唐太宗李世民的功臣,为什么群臣向李世民提议处死侯君集呢?

因为侯君集犯了谋反大罪,唐太宗李世民认为侯君集有功于大唐,所以不想处死侯君集,但群臣却劝谏李世民,侯君集谋反之罪,不可不杀,李世民虽然不愿意,但国有国法,最终侯君集被处死。

侯君集因为在平定高昌国时,侯君集把高昌国的宝物私藏,而兵士看到侯君集如此,也纷纷效仿。侯君集担心自己私藏宝物被告发,所以也没有治兵士的罪。

但是侯君集回到朝中后,还是被打入大牢,后来因为侯君集平定高昌国有功就被放出来了,然而侯君集却觉得自己有大功,不过就是贪财而被打入大牢,因此心生怨恨。

君望永远-君望永远牛头人


而当时的太子李承乾也不受李世民喜爱,李承乾因此心里也很担心自己被废,而历来被废太子的下场很少能善终的。

侯君集看李承乾和李世民之间的隔膜,同时他觉得李承乾软弱,将来可以方便利用和控制,因此建立太子谋反。

但是侯君集和太子谋反因事情被泄露,最终没能成功。

君望永远-君望永远牛头人


朝中大臣因侯君集犯不可饶恕的谋反大罪,所以群臣会劝谏李世民处死侯君集。最终有功于大唐的侯君集被处死。因为侯君集有功,因此侯君集的妻子和儿子却得以幸免于难,李世民只是让他们迁往岭南。

侯君集是唐朝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官至兵部尚书,被封为陈国公。最主要的是他是秦王府的老人,在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最后李世民还是处死了他。李世民之所以处死侯君集,究其原因并非像刘邦、朱元璋这样的大佬搞“兔死狗烹”,而是这个侯君集自己作死。

君望永远-君望永远牛头人

侯君集是秦王府的老人,素有野心,力劝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有拥立之功。他也是一位猛将,先是跟随李靖讨吐谷浑,大获全胜。随后,他率领远征军,长途跋涉七千多里,攻灭西域的高昌国。

君望永远-君望永远牛头人

侯君集在灭了高昌国后,贪财好利,私自将高昌国的宝物据为己有。后来,在他班师回朝后,他的丑行曝光,被下狱问罪。这个侯君集居功自傲,犯罪后,毫无悔意,反而心生怨恨。后来,他被李世民放出后,开始了自己的复仇之路。

君望永远-君望永远牛头人

出狱后,侯君集一方面心生怨恨,另一方面又感觉遭到了排挤,感觉很不爽。于是,他决定造反,自己做老大。他利用太子李承乾担心自己被废,于是劝李承乾谋反,两人一拍即合,制定了谋反计划。但后来,他们谋反的事情败露而被李世民处死。

君望永远-君望永远牛头人

侯君集就是一个小人,贪财好利,并且心怀野心。他之死完全就是自己咎由自取,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各位,你们说呢?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君望永远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君望永远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